Blogtrottr
ETtoday 新聞雲
ETtoday.net 線上提供即時新聞,包括政治、財經、社會及國際要聞,以及生活、消費、寵物、新奇、娛樂、運動、旅遊資訊和相關新聞報導。
東扯西讀/康熙來亂與「九王奪嫡」始末(中)
Feb 13th 2013, 23:08

焦晃在《雍正王朝》裡飾演康熙皇帝,在觀眾心目中建立了最鮮明的康熙形象。(圖/取自網路)

作者/馬賽克

康煕十四年(1675年),年僅一歲的胤礽被立為皇太子,至康煕四十七年首廢(這一年康熙55歲,胤礽35歲),二阿哥胤礽的太子「第一任期」,時間長達33年。

康熙為了培養這個接班人,費盡苦心。除了親自教他讀書,還請盡各位名師來教他(如張英、李光地),但太早當上太子,是胤礽的不幸。他誤以為一旦當上皇太子,就是打雷地震也震不垮他鐵桶般的接班地位,行事難免大剌剌、不知顧忌。

這一切看在、聽在年紀愈來愈大的康熙眼裡、耳裡,是愈來愈心痛(因為人是他選的),也愈來愈後悔當初的決定。除了不斷有人打小報告之外,以下事件,是造成康熙決定廢太子的重要導火線。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親征噶爾丹,卻在烏蘭布通之役前夕生病了。他召太子及三阿哥允祉到行宮。當時只有16歲的胤礽看到父親的病容卻毫無憂色。這件事讓康熙十分傷心,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據《清聖祖實錄》,以下相關事件皆同)。 這是造成父子倆親情產生裂痕的起因。

其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發生的一連串事件,更是關鍵。當年五月,康熙帝巡視塞外,命太子、長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諸皇王子隨駕。巡幸期間,大阿哥胤禔等多位皇子向康熙報告關於太子的許多惡行(暴戾不仁、恣意責圢諸王、貝勒、大臣﹔攔截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下屬等)。

這些關鍵報告,無論內容都有多少事實,都讓康熙對太子大大不滿,認為他「越位處事」。因此後來廢太子時,他給太子的罪名之一,就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意思就是罵他想提早當皇帝)。

接著,到了熱河承德的避暑山莊時,隨行的8歲皇十八子胤祄得了急病(腮腺炎)。康熙十分焦慮,卻發現太子無動於衷,讓康熙再度確認太子是個不孝、無兄弟之愛的人,難以交付大位。他為此氣憤地的責備太子:「伊係親兄,毫無友愛之意。」但據說胤礽非但不認錯,還「忿然發怒」,還敢頂嘴!

更嚴重的是,返京途中,康熙發現太子某一晚曾靠近他的營帳,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他懷疑太子可能「凍未條」,想提早接班,意圖「弒逆」!

這件事促使康熙下決心廢掉胤礽的皇太子地位。同年九月初四,康熙巡視塞外回途中落腳布爾哈蘇台行宮,召諸王、大臣、侍衛、文武官員等齊集,命胤礽當眾跪下,邊哭邊罵的數落胤礽的罪狀。期間,還一度因為太過激動而當眾「仆街」!

同日,為了粉碎太子集團的勢力,康熙更下令將索額圖的兩個兒子格爾芬、阿爾吉善、以及胤礽的親信蘇爾特、哈什太、薩爾邦阿等人「立行正法」。同日,消息傳來皇十八子胤祄病死,讓康熙更加難過(這一天發生的事真多!),一連六日「未嘗安枕」。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召集諸臣於午門,宣布拘執太子胤礽。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將廢太子幽禁於咸安宮。

康熙廢掉太子,燃起了諸皇子的接班希望與雄心。其中,被康熙批評為「性格急躁」的大阿哥胤褆最沈不住氣,首先發難。

胤褆長得英俊(據傳教士白晉形容說:「他是個美男子」)、勇武(三度隨父親出征)。加上身為皇長子,論才幹能力又比胤礽出色,本應是接班的熱門人選。無奈她生母惠妃葉赫纳喇氏是庶妃,出身低微,讓胤褆在爭奪接班人的鬥爭上爭得很辛苦。

然而胤礽被廢,讓他誤認為時機已到,竟大膽奏請,願意代父皇處死廢太子(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這種毫無兄弟友愛的想法,讓康熙十分震駭加心寒(以後讓這種人接班那還得了?)。

接著三阿哥胤祉再補一槍,告發胤禔用蒙古喇嘛施「魘鎮」(巫術、降頭之類的法術),謀害太子。康熙十分震怒,大罵胤褆是「亂臣賊子」,連他的母親惠妃都請罪說胤禔不孝,請求把他「正法」。康熙帝不忍殺他,同年十一月,下令奪去胤禔的郡王爵位,把他終生幽禁。

在「接班人爭奪戰」中,表現最積極的胤禔是第一個正式宣告「陣亡」的。不過,他比許多命運悲慘的兄弟都活得久。他從此安安靜靜一直待到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Eyes Like Blank Discs - The Guardian's Steven Poole On George Orwell's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即時文章綜合站 的頭像
    即時文章綜合站

    即時情報站

    即時文章綜合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